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太阳能发电及蓄能、光感应照明、雨水收集浇灌、垃圾分类碳减排数据显示……这座位于临沂七村52号的垃圾厢房,最近“摇身一变”,成为了南码头路街道垃圾分类示范厢房——低碳小屋。作为浦东首个低碳小屋改造试点,在具备收集生活垃圾的基本功能外,其低碳环保理念的实践运用甚是吸引眼球。
临沂七村党总支书记李德军介绍,该垃圾厢房设于小区主干道旁,承接着周边600户居民的垃圾收集和中转。改造前,厢房面积小,日常清洁后污水经常积至主干道,影响交通。
去年下半年,南码头路街道在新区环保局支持下,对该垃圾厢房进行垃圾投放点低碳小屋改造。改造后的低碳小屋面积扩大至30平方米,所有垃圾桶均放置室内,并提供24小时服务。屋内安装定时除臭和灭虫装置,从源头减少蚊蝇滋生,干净、整洁,整个垃圾厢房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小屋建材均采用环保材料,还运用多种促进低碳环保的科技。例如太阳能发电蓄能系统,能供给小屋日常用电;屋顶光感应照明系统,一年节省用电730度;雨水收集系统可用于浇灌花园,全年可节省用水24吨……
此外,小屋还具有智能刷卡开门、红外防夹手识别、数据跟踪及筛选、数据统计及显示功能。其中,数据相关的功能让居民充满好奇——智能低碳小屋系统能通过采集垃圾类型及重量,结合计算模型,将居民垃圾投放量换算成碳减排数据。
“圾”不可失公益组织创始人、低碳小屋运营方负责人周春介绍,低碳小屋的垃圾分类投放已实现可追溯、可查看、可统计。小屋每日垃圾收集数量、减排总量等数据均上传至后台,并细分至每户居民。社区管理后台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查看小屋管理情况,对于混装混投,垃圾桶满溢等情况能发出实时警告,提升垃圾厢房管理能级。
小屋试运行的三个多月来,居民王先生每天晚上都会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一同去倒垃圾。小王同学也是乐此不疲,刷卡开箱、分类投放、观察碳减排数据……每次他都会仔细记录。“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减排成果,对培养孩子践行环保理念很有意义。”王先生说。
编辑:史博臻
责任编辑:张懿
转载:浦东发布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亚洲消费新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